一、電動車在行駛中有停駛、時快時慢、無力等感覺 。
原因及解決方法:
(1)七芯連接接觸不良→換七芯線。
(2)霍爾斷電剎把接觸不良→換霍爾斷電剎把。
二、電動車電池充足,顯示燈全亮,但負載輪轂轉動無力 。
原因及解決方法:
(1)齒輪磨損打滑→更換齒輪。
(2)輪轂電機繞組部分短路→更換電機。
(3)電動自行車裝配問題或部件磨損→更換減振橡皮。
三、電動車電機驅動有不規則的停轉
(1)控制器與電動輪轂接插件松脫或導電不良→重新插緊接插件或更換插件。
(2)輪轂電機炭刷與轉子接觸不良→按輪轂維修方法排除故障。
四、電動自行車電機驅動噪音響
(1)輪轂齒輪缺油→打開輪轂,涂上齒輪油脂。
(2)齒輪缺損→更換齒輪。
(3)齒輪外殼軸承損壞→更換軸承。
五、電動車掉鏈
(1)鏈條過松→緊固鏈條
(2)如后輪再無位置后移,鏈條仍過松時,則要拆開鏈條截短,然后再裝上調整。 (3)鏈輪、鏈條和飛輪不在同一平面上→ ①裝正鏈輪、②裝正后輪、③校正變形車架和平、立叉位置。
六、踏空 當騎行踏動腳踏,鏈條無法帶動車子前進,或者時而帶動,時而帶不動。多數情況下是飛輪不良造成或飛輪千斤與外套內嚙合不好→ ①清洗飛輪內污垢,使千斤不被油汛粘住而能彈起工作。 ②校正千斤簧,使它藏在千斤的凹槽中。 ③更換千斤簧。 ④千斤頭部磨損嚴重時,更換新的千斤。 ⑤飛輪外套內齒磨損嚴重時,更換飛輪外套。
七、電動車車圈飄忽不定,時而向左,時而向右
(1)前軸或后軸的滾動軸承間隙過大→ 調整滾動軸承的間隙。
(2)輻條松緊不一,飄動固定在某一位置→ 調整輻條的松緊。
(3)前軸或后軸內的鋼球損壞或大小不一→ 更換鋼球。
八 、電動車前輪偏左或偏右方向行駛
(1) 前軸螺母松動→調整前軸滾動軸承間隙,擰緊前軸螺母。
(2) 車把和前叉之間因碰撞,或者把芯螺栓松動而產生相對運動→ 擰緊把芯螺栓。
(3) 前叉立管或前叉腿變形→ 校正前叉立管或前叉腿,如果還不能排除故障,則應更換前叉。
九、電動車前輪或后輪晃動
(1)前輪在前叉、后輪在車架平叉或立叉內晃動不定→ 前軸或后軸螺母松動,緊固。
(2)前軸或后軸的滾動軸承裝配過松→ 調整。
十、電動車前輪或后輪偏斜
騎行中,前輪或后輪不在正常位置轉動,向某一方向偏斜,前軸或后軸螺母松動→緊固。
十一、電動車前叉晃動
用雙手提起車把,感覺有松動→前叉滾動軸承間隙,松開鎖緊螺母,擰上擋至適當位置,再擰緊螺母。
十二、電動車中軸松動
握住左右曲柄,中軸輥出現上下、左右明顯松動,中軸滾動軸承配合過松→調整中軸滾動軸承間隙。
十三、電動車中軸自動鎖緊
中軸輥不能轉動→ 調整中軸滾動軸承間隙。
十四、電動車曲柄轉動
(1)在推進前進時,曲柄有時會自動向前轉動。飛輪油污過多,使飛輪外套和芯子一起轉動→①將車子向左側倒,從飛輪外套和絲擋空隙灌入煤油并倒轉鏈條,清洗飛輪內的污垢。 ②拆卸飛輪清洗內部污垢。
(2) 輪滾動軸承過緊→調整飛輪滾動軸承。
十五、電動車鞍座上、下轉動
鞍座頭部向上或向下轉動,鞍座的夾緊螺母松動→將鞍座扳平后,用扳手將鞍座的夾緊螺母擰緊。
十六、電動車鞍座偏轉
鞍座向左右水平偏轉,車架后接頭螺栓螺母松動→扳正鞍座后,擰緊車架后接頭螺栓螺母。
十七、電動車鉗形閘失靈
(1)閘皮距離車圈太遠→調整閘皮與車圈的間隙。
(2)鋼絲繩折斷或破裂→更換新的鋼絲繩套。
(3)鋼絲繩與鋼絲繩套被粘住→①清理粘在鋼絲繩上的泥沙等雜物。 ②向鋼絲繩和鋼絲繩套注油潤滑。
(4)緊繩螺釘松脫→調整好閘皮和車圈間隙后,擰緊緊繩螺釘。
(5)鋼絲繩伸長→松開緊繩螺釘,調整好閘皮和車圈間的距離,擰緊緊繩螺釘。
十八、電動車電池充足但負載情況下兩只紅燈就熄
(1)電器輸出電壓偏低→按充電器維修方法排除故障。
(2)電池充電時間短→重新充電延長充電時間。
(3)電瓶組或其中單只容量下降→按電瓶箱維修方法排除故障。
(4)電極損壞或接觸不良→更換電極。
十九、電動車鉗形閘閘叉復位不良
鉗形閘閘叉在制動后不能及時復位,或者只能一邊復位,一邊不動。
(1)安裝不良,固定螺釘過緊→①調整固定螺釘,使閘叉能夠活動自如。 ②調整閘簧,使兩邊彈力均勻。
(2)鋼絲繩拐硬彎、急彎→更換鋼絲繩和鋼絲繩套。
二十、電動車輪胎慢性漏氣
(1)氣門皮管破裂或氣門皮管因老化而松軟→擰出壓氣螺母,取出氣門芯,更換氣門皮管。
(2)壓氣螺母未擰緊→擰緊壓氣螺母。
(3) 氣門身、氣門墊圈與內胎接觸處密封不好→ 取出氣門身,用扳手擰緊氣門墊圈上的螺母,或者 在氣門墊圈下再增加一塊橡皮墊圈。
(4)內胎質量有問題(微孔等),或補過的地方滲漏→ ①取出內胎充氣后細心檢查,有漏氣孔加補。②對補過后的內胎滲漏,則要重新再補。
二十一、電動自行車輪胎打不進氣
(1)氣門芯的進氣孔被堵塞→ 擰出壓氣螺母,取出氣門芯,除下氣門皮管,用細鐵絲或針尖將泥沙污物清除出來。
(2)氣門皮管熔化堵塞氣門芯孔→用同上方法取出氣門芯后,用汽油等清洗,再用細鐵絲清通,確認暢通后,換上新皮管。
(3)天氣過冷,使氣門皮管中的水氣凝結成冰,堵死通氣管→ 拆下用火烤熔冰塊,甩干水珠。
(4)氣筒問題→檢查氣筒或更換另一氣筒。
二十二、電動車行駛有異常聲響
(1) 鏈條與鏈罩發生摩擦或相碰產生響聲→鏈條過松。
(2) 鏈罩變形或損壞→ 移正鏈罩或更換新鏈罩。
(3)騎行時,鏈條、鏈輪和飛輪不在同一平面上動行→調整鏈輪和飛輪使其處在同一平面上。
(4) 鏈輪軸向跳動→校正鏈輪。
(5)鏈條節距拉長→更換鏈條
(6)輪胎與泥板支棍碰撞產生響聲→車圈移位,調正車圈,擰緊軸螺母。
(7)閘皮和車圈摩擦發出響聲,車圈位移,軸螺母松動→調整車圈,擰緊軸螺母。 閘皮位移。校正閘皮位置。
(8)前輪胎與前叉腿相碰發出響聲→車圈變位,軸螺母松動。 調正車圈,擰緊軸螺母。
(9)后輪胎與車架平叉立叉相碰發出響聲→車圈變位,后軸螺母松動。調正車圈,擰緊軸螺母。
(10)電動騎行或滑行時,發出有規律的“嗒嗒”聲:前軸或后軸部位滾動軸承的鋼球爆裂→拆開滾動軸承,更換鋼球。
(11)踏動腳踏在騎行中聽到有規律的“嗒嗒”聲:中軸滾動軸承的鋼球爆裂(在排除上面的情況下)→拆開中軸滾動軸承,更換鋼球。
(12)轉動車把時聽到異聲,前叉滾動軸承鋼球爆裂→ 拆開該部位滾動軸承,更換鋼球。
二十三、電動車人力騎行時感覺速度慢、滯重感強
(1)剎車或抱閘(漲閘)與轉動部位磨擦→調整前后剎車與轉動部件間隙,既要使轉動靈活,又要保證剎車制動性能良好。
(2)鏈條過緊→調整后輪軸前后位置
(3)前后軸檔及中軸部件并帽過緊或部件磨損→松動緊固件,或更換磨損的部件。 (4)前后輪胎充氣不足→輪胎充氣至足。
標簽: